|
批发市场体系在中国独具竞争优势在市场选择和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产地市场、销地市场与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主要渠道和中心环节。 批发市场体系作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点,完成了全国市场的商品集散、交易结算等功能的同时,还起到了价格形成、信息综合、调整供需等作用。然而,在批发市场体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市场结构下,市场经营环境脏乱差,流通过程中损耗率居高不下,市场价格不稳定等问题长期存在。其根源在于,市场功能和商业模式单一,参与者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差异化的业务分工,经营者缺乏投资升级设施、变革运营模式的内生动力。 学术界和舆论界曾一度对欧美发达国家运作良好的其他模式予以重点关注,如下游零售企业(连锁超市、电商等)主导的纵向合作,希望颠覆批发市场主导的传统流通体系以彻底解决问题,但结果远逊于预期。这意味着人们低估了批发市场体系在中国国情下的竞争优势,正是这些优势赋予了批发市场巨大的生命力。 首先,既有的批发市场体系是一个全国性的产销衔接网络,加之政府公益性地通过各种手段补贴支持,使得这一体系下的经营者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类农副产品。纵向的供应链系统尽管在体系内流通周转的效率更高,但多数情况下只能经营较少的品类、服务于区域性的市场。随着市场体量的增大和商品品类的增多,要提供同样的服务,其经济效率将大打折扣。其次,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平台主导模式充分利用了市场的配置功能,将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管理成本外部化(在较为低端的发展路径下,更多功能通过批发市场提供较为基础的服务实现),在市场参与者众多、规模普遍较小的条件下,平台主导模式相较于零售为核心的企业主导模式的进入门槛更低,经营成本更低。 伴随着上游生产逐步集中的趋势和下游零售业态的发展,后一项因素正在弱化,加之批发市场体系本身存在的各类问题(本质上是市场中劳动力过密化的表现),可以预期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变革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而批发市场体系在全国性农产品流通网络中的骨干功能却无可替代。 具体而言,批发市场在全国市场中仍将发挥其价格形成功能、信号传导功能、物流节点功能,但聚集大量小规模供应商向零售端展示、销售的功能将随着其他流通模式的发展而受到冲击。批发市场建立于摊位制之上的商业模式将面临调整。 未来的批发市场不应定位于狭义的“市场”:在狭义市场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在企业间越来越多长期合作的情况下,更多地利用自身在全国性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通过向规模企业提供第三方服务盈利。 批发市场可能转型为其他形式:例如,对本身处在核心物流节点上、具备区位优势的批发市场,未来可能作为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存在,着重于仓储、转运、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狭义市场的功能则逐步被企业间建立的长期合作和互联网平台所替代;对临近主产地且具有举足轻重的市场影响力、拥有良好市场声誉和长期历史渊源的专业批发市场,以及能获得便利金融服务、开展进出口业务的批发市场,可能作为具有全国级乃至世界级影响力的产品定价中心存在,结合金融、物流等相关服务创造价值等等。具体的转型发展道路和商业模式需根据批发市场自身的区位等禀赋具体定位、选择。 而对于禀赋较差的批发市场,则将在各类蓬勃发展的新兴商业模式的竞争下逐步萎缩,实现整个批发市场体系的优胜劣汰,转型升级。同时,批发市场结合自身禀赋的成功转型,又将利好于供应链中的其他参与者,使之能为生产、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进一步促进流通方式的创新。 (作者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生、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访问学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